百家樂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百家樂小說 > 天天向上 > 第0007章 林尚南

第0007章 林尚南

蕃薯崗村,地如其名,三條小山梁前大後小地排列,最後維繫於大山峰白鶴尖的腳下,酷似大薯藤下生長的幾根大蕃薯。蕃薯崗村全村五百多戶人家,近二千多人口,就住在左右兩山嶴裡。

蕃薯崗村地處大山梁深處,曆史上一直默默無聞,山外麵很少有人知道這裡山高水惡的地方,還能居住著靠山吃山的二千多人。

蕃薯崗村中間左右三條山梁與周邊山峰形成明顯反差,光長草不長樹,連山上的土也是呈白色的。村裡的老人說這山就是三根白蕃薯,中看不中吃,冇給靠山吃山的蕃薯崗村人帶來丁點好處。開田不存水,種茶不長葉,種下去不見長,兩年後一看更矮小。也試著種過柑桔,種下的柑桔苗到第二年就成了爐灶裡點火的最好引子。學大寨時冇能把蕃薯崗變成大寨田,學小崗時分片劃塊歸各戶冇人領,學蘇南種茶種桔光化人力不得人心。

蕃薯崗的三條山粱變成了運動山。趙書記來了說開田。錢書記爬上山手一揮說這裡種茶葉好。孫書記看看不長葉子的茶樹說不懂科學害死人,改種桔。結果三條山梁依舊白泛泛地躺在那裡,還是光長草不長其他東西,隻是給挖的溝溝坎坎,麵目全非了。蕃薯崗村人還是窮的叮噹響,煮鍋稀飯能照出人影。

上世紀八十年代,蕃薯崗村出了個有名的剌頭,混了個高中文憑回村後,無所事事,全村的狗給他偷吃掉一條不剩,誰家的雞要是敢在家門口前蹓躂,保準不出三個時辰就成了他桌上的美味佳肴,這剌頭叫林尚南。

林尚南在全村人的咒罵下實在待不下去了,就扛著條破毛毯上省城打工去了,聽說是到省城一所名牌大學的食堂裡給人燒鍋爐。出去混了兩年,帶著位白鬍子老頭回村蹓躂來了。白鬍子老頭一看到三座山梁眼睛直髮綠,他告訴林尚南這可是天下至寶啊,彆處無法尋覓到如此存量巨大的高嶺土,是做高檔瓷器的上等材料。林尚南感覺自己發達的機會降臨了,找到村乾部,大手一揮說這三條山梁我全包了,要多少錢你們開個價。村乾部盯著這個刺頭看了半天,用懷疑的口氣說,你有本事就每年付五萬租金。二話冇說,林尚南就跟村裡簽訂了五十年不變的承包合同。這下子把空殼村的村乾部樂壞了,總算吃幾頓飯的錢有著落了。

林尚南變戲法一樣,從註冊公司到做出雪白錚亮的花瓶碟碗,不到兩年時間就名氣雀起,把蕃薯崗變成遠近聞名的陶瓷村。全村勞動力一個不剩地幫林尚南乾活還不夠,全村人的生活水平一下子就跑進了全仙宮縣的前麵去了,山外農村姑娘都為能嫁到蕃薯崗村去當作人生的最大追求目標。

後來林尚南又從白鬍子老頭同事手上買了個專利產品,用蕃薯崗村的高嶺土做成半導體導熱晶片,小手指節那麼大小的一片竟能賣出一到兩塊錢,林尚南吃土吃出高科技來了,三條五萬元錢租金的大山粱,變成了他挖不完的金礦。

“這個村支書要你當才成了。”

蕃薯崗村的老支書感覺自己力不從心,想撂挑子給林尚南。

“成,我是吃蕃薯崗村的狗和雞長大的,這村支書我不當誰當。”

從此,林尚南成了著名的農村致富帶頭人,全國全省全市的先進個人的獎旗獎盃拿來不少。蕃薯崗村也成了仙宮縣近年來的標杆村。後來選拔農村優秀村乾部進鄉鎮的時候,林尚南就成了白鶴鄉政府的副鄉長。

聽說蔡燕飛書記要到蕃薯崗村去搞調查研究,林尚尚就開著他的私家車大奔馳回到蕃薯崗上等著蔡燕飛書記的來到。

“歡迎蔡書記光臨。這位是現在的富崗公司董事長兼村支書林尚忠,我弟弟。”

“歡迎蔡……蔡書記。”

林尚忠人長得比他哥哥林尚南精神,就是說話結巴。

從村口到村裡,從村裡到村辦公樓,一路上林尚南冇說過一句話,蔡書記提出來零零碎碎的問題,都是林尚忠結結巴巴地回答,聽著讓人吃力萬分。丁一奇怪了,這林尚南大老遠跑回老家來,難道隻是影子一樣陪一下蔡書記蹓達嗎。

到了村辦公樓落坐喝過幾口茶後,林尚南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本子,翻著小本子一頁接著一頁地唸了起來。唸的內容相當豐富,從蕃薯崗村的人口,生活的過去和現狀,到成立開天辟地的第一家山裡人自己的富崗陶瓷業有限公司,利用高校的智力、資金和蕃薯崗村的自然資源、勞動力相結合,走出了一條借雞下蛋脫貧致富的路子。

林尚南看著本子足足唸了一個多小時,蔡燕飛書記含笑地聽著,還不時點頭表示讚許。這可累壞了丁一了,到其他農村去調查研究,鄉鎮乾部或者村乾部都是口頭表達,隨意性較強,中間還有許多反覆累贅的話語,丁一隻要抓住關鍵性的幾句話,就已經把主要內容給記下來了。而林尚南這照著原來寫好的本子念,雖然說不上是妙筆生輝,條理性邏輯性很強的文章,但與口頭表述的完全兩樣,過渡的語句和可有可無的客套話冇有,典型的一番書麵語言,丁一剛把他唸的第一要點記全,林尚南已經在念第三條重點了,用了許多省略號還是趕不上速度。

“蔡書記,不好意思,離開稿子我這人說不了完整一句話,丟三落四的,難聽。”

“冇事,我聽著挺好,這也說明你這人做事認認真真的性格,難得難得。”

丁一心語,照本宣科,今天算是看到這成語最典型的例子,離開稿子說不成話,這人真是奇葩。看看是照本子唸的,會不會還會有裝模作樣的成份呢。就像是開會時許多人都會很認真地記筆記,真要把筆記本拿來一看,也隻有時間地點主持人報告人有點影子,其他就少之又少,有的還隨手塗鴉代替了內容。

林尚南的本本會不會也這樣畫符充數呢。

“林鄉長,能不能借你的講話筆記給我參考下,我有些內容冇記全。”

“好的好的,丁秘書,就是我的字太丟人,你彆見笑。”

林尚南的字也確實不值得恭維,這也都怪老祖宗發明的漢字實在是含義太豐富,有的筆劃也太多,在林尚南的筆記本裡,要出道修改錯彆字通假字的題目,隨便摘抄一段來就可以非常典型。高嶺土寫成高林土,儲藏量用主存量替代,金片通晶片,他自己絕對不會搞錯。不過看過之後,你不得不佩服他真的一字不差照唸的,連起句,蔡書記我開始彙報,到結尾,我的彙報就這些,請蔡書記指示指示,都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可能是對製瓷業有些好奇,蔡燕飛書記看得很仔細,煉土、坯房、上釉、入窯、出窯都看得非常認真。還在製坯師傅的指導下,做成了一個半米來高的大花瓶坯胎,她親自寫上“自成一體”四個字和落款,這四個字寫得非常大氣,堪稱龍飛鳳舞不落俗套,字比她本人不知道要漂亮多少倍。

林尚忠馬上找來最好的工藝師,按照蔡書記的想法繪上去一幅簡筆山水。

“半……半個……個月後我親……親自給蔡書記送……送去。”

“有意義,挺有意義。”

“林鄉長,能不能考慮提供個場所,讓人自製喜歡的作品,燒製好後再給人寄去呢?”

丁一很少說話,即便是想到了需要表達自己看法時也都忍住了,丁一知道他現在的身份多聽多記纔是合適的。參與了蔡書記製作花瓶的過程,像蔡燕飛這樣有身份並且在人前人後都表現的規規矩矩的人,也像個小孩子一樣玩起泥巴來興致勃勃的,就忍不住脫口而出。

“這……。”

“小丁這想法很好,可以試一試,不僅也可以賺到錢,可能還是開發旅遊業的一個項目,省城陶瓷博物館不就有這項目嗎?”

“蔡書記的指示精神我一定落實。”

“不是我說的就要落實,搞企業我是門外漢。”

林尚南直到現在才說了句完整的話,整個參觀過程都是林尚忠結結巴巴地說,就冇見他說過一句話超過三個字,這種忍耐力真的有些超乎想象。換作其他任何一個人,在他自己的地盤上,什麼情況都心知肚明倒背如流的,還不是滔滔不絕地介紹個冇完冇了。

“這也是一種修養。他的信條就是言多必失。”

在回縣城的路上,蔡書記這樣評價了一句,丁一想,領導就是能高度概括,一句話就把自己想了一天冇想明白的現象給說透徹了。

林尚南這種獨樹一幟的修養,就可能把他自己從芸芸眾生中分離出來,變成彆人無法模仿和複製的個體而受到關注,這是丁一這一天的接觸後形成的理論概括。

這次下鄉農村調查研究的行程,基本上冇有按照原先周興宇主任排定的表格走,大都是出了縣府大院大門後,蔡燕飛書記說去哪兒,陳為生就駕車到哪裡,把丁一先事打電話通知這個環節完全省略掉了。這樣一來,隨便到哪個鄉鎮,都看到鄉鎮乾部整整齊齊地在做工作。

冇有不透風的牆,山根鄉的那一幕,丁一他們離開山根不久就在全縣各鄉鎮傳遍了,蔡書記愛護鄉鎮乾部的名聲就這樣被頌揚開來,還說再不把鄉鎮乾部的作風建設抓起來,真的對不起這樣一位把鄉鎮乾部當兄弟姐妹看待的好書記。

本來蕃薯崗村是安排比較靠前的時間去的,因為這個村是這十多年來仙宮縣農村建設這一塊的標杆,要錢有錢,要樣有樣,縣裡發出號召,就能不折不扣的乾起來。任何領導都會在某個方麵樹立起先進典型,發揮典型的引領作用。蔡書記卻把這個村放在最後一個去,聽了林尚南的彙報之後,也冇有像到其他村一樣詢間的很仔細和共同探討下一步的發展。

“林尚南敢闖敢乾的精神可嘉。但隻要是想把村裡的建設搞上去的村乾部,這種精神都會有,蕃薯崗村獨特的自然資源其他村冇有,要是讓全縣二百九十二個村都學蕃薯崗村,恐怕適得其反。”

蔡書記隻說了這麼幾句,丁一聽得出來,蔡書記冇有繼續沿用前幾任縣委書記樹立蕃薯崗村作為榜樣的打算,接下來農村典型又會是哪個村,可能她尚未考慮成熟。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